所有想要申请YC孵化计划的团队,都要在线提交表单,如果有的话还可以上传一段介绍视频。通过审核后,会获得面试机会。
申请YC孵化计划的在线表单,一共有32个问题,其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:
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每位项目创始人,能够说明他们有"狼性"。
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每位项目创始人,能够说明他们有很强的产品开发或运营能力。
你觉得最近一两年,哪家创业公司或产品会出现危机?问题出在哪里?
如果你能够以100%的概率得到100万美金,或者以10%的概率得到一笔更大的钱,这笔资金数目需要多大?为什么?
以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开放性问题。最后,你还可以附上1分钟产品和团队的介绍视频。
通过在线审核后就进入第二个环节:当面交流。
每个申请团队的面试,都在湾区YC的总部进行。面积不大,也没有提供给项目团队的办公场地。举行Demo Day等活动,都是租用其他商业活动的场地。只有每周二项目创始人聚餐的场地是自己的。
YC内部包括PG在内的一般合伙人都会出席。没有分组,所有合伙人会一起与每一个项目交流。
YC内部做了一套线上系统,每个合伙人在后台登陆,可以看到所有的申请项目。并且很重要的是,如果这个项目之前有其他任何一位合伙人已经交流过并且留下意见,都可以在线上记录,供其他合伙人面试时参考。
YC在项目交流的时候,会要求所有创始人都必须出席。如果实在困难,也需要以Skype等形式同步参加(YC给每个团队最高600美金的交通补贴)。
PG会对所有的申请项目进行初选,然后一一回信。内容不死板,有亲和力,简洁。同样,在项目面试的当天晚上,他就会一一电话告知所有申请成功的项目创始人。
我们也在做项目的收集、筛选、面试和通知整个流程。YC和PG的流程化、亲和力、高效率给我很深的印象。
作为孵化器运营人员,"所有"创始人出席这一点很重要,我们也深有感触。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的情况:
项目本身看上去不错。但是团队在正式入驻之后,发现其他联合创始人或主力设计/开发人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
项目的两位创始人背景和执行力都不错。但是正式入驻之后发现,两人之前没有合作的经验,然后性格也不和。最后,因为一些项目的细节问题争吵而解散。
"所有创始人出席"只是表象,内在的核心是为了看:1. 创始人之间的背景和性格是否互补,2. 创始人们之前是否有一起学习或工作的经历。
Paul Graham:“所有进入孵化的项目团队,在离开的时候,一般有30%的团队会解散。而原因大多都是创始人之间的问题,无关产品。而我在Office Hour与团队交流中的很多时间,都是在当和事佬,解决创始人之间的争执。”
所以孵化项目当面交流的目的,看产品本身只是其中的一块,更多的是要了解创始人之间的情况。
我们思考的是,大部分的创业孵化器,身处比天使投资人同等甚至更早的阶段,依靠的又是什么...
TIPS-1:Paul Graham的回信:2011年夏季孵化计划举例
非常感谢申请夏季的创始人孵化计划。我们正在阅读你的申请表格,并且会在几天之内做出第一轮的决定。
一般我们收到的所有项目都能简单的分成三类:靠谱、不靠谱、人靠谱但项目不靠谱。你的项目我们认为属于第三类。我们非常愿意与你坐下来当面交流一下,并且一起讨论出一个更好的,能够挣钱的产品创意。当然前提是要尊重你自己的意愿。所以务必让我们知道你的想法,你是属于:
- 非常坚持你现在的想法和创意
- 在现有创意框架上愿意做一些更改和尝试
- 愿意尝试和现在这个创意完全不同的事情
请了解,这并不止针对你个人或你的项目。我们遇到过非常多的项目,在整个孵化计划中做过调整,并且找到了更好的产品方向。我们自己有这样的经验。即使Bill Gate或Paul Allen也有这样的经历。
非常感谢,Paul Graham and Trevor Blackwell
这封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PG这封回信中的内容,和他经常对早期项目提到的一点逻辑很有关系:
"Fund for Pivot."
TIPS-2:创意、执行与风投
“有三种方式可能产生伟大的创意。1、创始人本身就是目标用户。2、除了创始人之外,很少有其他人能够完成这个产品。3、很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力而巨大的市场。”
“你不需要在每件事上都做到完美。你只需要专注于以下三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:1、让你的产品更加便宜。2、专注于细分的市场和用户。3、产品质量或功能远远好于同类竞争对手。”
“风险投资机构都是所谓的"快速跟进者"。大部分的VC都不愿意在一个领域或一家公司上冒险和赌博。但是他们会对某个领域以及身处其中的所有公司时刻保持关注,然后对那些已经做出一些成绩的项目快速做出反应。而天使投资人与风投的很大不同之处,在于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出预测,不管是对人还是对项目。”
——《The Launch Pad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