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、曲线与故事

投资人与对接会

随着所谓‘全民创业’的兴起,越来越多机构在举办投资人和创业项目的对接会。本文会讨论如何组织公开对接会?如何组织私密对接会?如何准备项目路演PPT?

如何组织公开项目对接会?

近几年,有越来越多的类似"创业项目与投资人对接会"在各地举办。主办的机构背景有:政府机构、科技园区、线上媒体、甚至个人。每个机构的目的都不尽相同,但是所有活动的流程都大体相似。我们在过去几年也举办了超过80场的这类活动之后,对于投资机构,我们觉得:

VC的地域、LP、合伙人背景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支基金的投资风格,从而决定了它最终会投资哪些项目。

第1步:沟通确定投资人

通过邮件、电话等形式与投资人沟通,提前让投资人了解活动的整体方向、内容和流程。然后,需确认参加的机构、具体出席的投资人和职位,并告知日期和时间。当然,我们本身也需要了解机构的背景和关注领域,历史的投资案例。最后,详细了解出席的投资人,他所期待接触的项目和阶段。

第2步:活动推广、项目收集

每次活动提前2周,准备活动海报,包括网站、微博和微信报名的文案和入口。以及,各类合作伙伴渠道的分发。

第3步:报名项目情况了解

深入与有潜力的项目沟通,了解项目及团队的真实情况。确定项目需要的融资金额、股份出让情况。最后,帮助项目优化项目BP。

第4步:出席项目确定

提前1周收集并确定潜在的项目。邮件与创业项目沟通,确定出席的人员和时间段。与创业项目沟通活动流程,确认是否出席之后的After Party。

第5步:淘汰项目处理

对于报名不符合条件的项目,邮件或电话回复。对于符合条件,受数量限制无法沟通的项目,同样需要回复,并且在之后的对接会上优先安排。

第6步:活动当天执行

活动前1天,确定演示时用所需设备,包括:投影仪、电视机、转接口等。同时,除了投资人之外,我们本身也需要与创业项目沟通,了解更详细的信息。以便了解项目与园区内其他活动,孵化器潜在合作的可能性。现场注意控制时间,确保每家公司的交流时间都是公平的。

第7步:活动结束后回访

结束后当天或电话回访机构后期意向,是否有需要进一步详细接触交流。收录参加项目的后期需求(融资/场地等),活动后定期跟进。

第8步:After Party

有些对接会,在团队Pitch结束之后会安排After Party。一般情况是在参加的项目和投资人数都较多的前提下,After Party能够帮助尽可能多地认识其他合作伙伴。


如何组织私密项目交流?

随着大众创新、重创空间、孵化器等各类概念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开始举办开门/闭门的项目交流(路演)活动。活动大多由项目路演、投资人提问、自由交流三部分组成。但是要做好一次项目交流活动,对过来参加的创业项目和投资人都有帮助,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。

方向定位

针对每次的项目交流活动,最好针对某一特定的领域。太过宽泛的项目路演,不管对于来参加的创业项目,还是投资人来说,都会感觉失去焦点。选定一个领域,然后有针对性地推广,筛选项目,邀请投资人。

项目筛选

关于项目筛选,可以参考《项目筛选与交流》一文。

活动流程

活动现场的流程,每个项目的时间需要严格控制。另外很关键的一点,每个项目的交流PPT以及交流内容,事先需要和创始人沟通。交流的时间有限,所以最好一上手就能切入重点。关于如何做好交流PPT,可以参考《路演交流时应该如何准备PPT?》一文。这里有一个小技巧,经常看到很多项目与投资人在交流会上产生争执。其实项目交流的目的,不是谁说服谁。能懂你的投资人自然能懂你,不懂你的投资人,一你说服不了他,二即使勉强说服了他也仍然不会投资你。所以是一件只投入没有产出的事情。项目交流的目的是,建立投资人联系,获取更多的意见(获取意见是一件事,采纳意见是另一件事),圈内的推广。如果非常幸运,遇到匹配的投资人,获得进一步交流的机会,自然最好。

事后反馈

每次交流会之后,可以及时跟进,有没有后续的跟进交流,双方有没有投资的意向。如果有项目数据库,也可以及时录入。具体可参考《项目与客户管理数据库》一文。


路演交流时应该如何准备PPT?

参加一些创业项目的交流活动,对于路演时应该如何准备PPT,聊一些基本的内容。

能力越强的人,PPT越简单

发现普遍能力越强的创始人,质量越好的创业项目,往往PPT都非常简单、干净。因为他们:1、不需要很多的文字来帮助自己,2、能够用很简单的话说清楚自己做的事,3、知道整个项目里最关键的KPI数据(写在PPT里就够了)。

有产品的话
  • 顺序:1、痛点,2、场景,3、产品,4、用户,5、KPI,6、团队,7、融资需求/出让股份,8、其它(市场规模、竞争对手)
  • 重点:有产品的话就直接重点讲产品。围绕着产品的形态、用户数、用户粘性,这些是最关键的交流内容。团队,是排在产品之后的第二关键。
没有产品的话
  • 顺序:1、痛点,2、场景,3、团队,4、融资需求/出让股份,5、其它(市场规模、竞争对手)
  • 重点:没有产品的话,先讲痛点,以及解决方案(产品),以及联系用户和产品的使用场景。之后讲团队,因为团队是整个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。
注意弱化

如果是天使轮、或者第一轮融资的话,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讲市场规模、财务预测、竞争对手上。